一個空前絕後的自我行銷案例
在中國的歷史上,能把自己賣到一個空前絕後的價錢、堪稱最成功的自我行銷術,應該就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大商人呂不韋,為淪落趙國當人質的秦國皇子子楚所訂定的行銷策略。這個策略不僅使落魄的子楚重新脫離困境,變成「奇貨可居」之外,甚至還為子楚得到秦國的皇位和一個大好江山。
如果以現代行銷學的七P理論(product、position、promotion、place、price、people、public opinion)來思考呂不韋為子楚訂的策略,我們就不難得知呂不韋自我行銷策略的精髓。
首先七P的第一項product,可以解釋成是「發現自己的賣點」。對子楚而言,他最大的賣點,就在於他擁有秦國皇室的血統,有資格繼承秦國的皇位,但是product的另一層意思,也是要人們認清自己真實的缺陷,當時秦國國王的兒子太多,子楚只是其中之一,才華又沒有特別突出,更別說期望能受到父王寵愛,因此才會被送到趙國當人質,所以才需要呂不韋為他製訂進一步的自我行銷策略。
就七P理論中的people而言,可解讀為「人脈」,更精確的說,就是可以在未來幫助你踏上成功之路的「key-man」。呂不韋判斷,子楚需要一位可以幫他脫離困境,登上成功之路的貴人,那就是他父王寵愛的妃妾「華陽夫人」,因為秦王年事已高,而華陽夫人又膝下無子,萬一哪天秦王去世,對於無法「母以子貴」的華陽夫人而言,是一個相當重大的危機,所以子楚如果成為華陽夫人的養子,對雙方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。
不過,子楚要想讓年紀比他小的華陽夫人收他為養子,還需要用到七P理論中的promotion,也就是適時表現自己,讓華陽夫人相信自己是個孝順與知恩圖報的人,這有賴於place、public opinion的搭配進行,所謂place通路,可以解釋為「舞台」,也就是每一個人都要有表演的舞台,就像棋子不能脫離棋盤,棋子一旦脫離棋盤就不再是棋子了,同樣的,子楚的舞台在秦國,他脫離了秦國,就失去了舞台,只是一個人質,隨時可以因為秦、趙兩國的交惡被殺掉。
子楚就在呂不韋的幫助下回到秦國,同時建立好在秦國朝野的public opinion,也就是個人的形象與口碑,多方努力下,讓華陽夫人收他為養子,同時在position個人定位上,認清楚在險惡的封建政治圈中,只有不斷往權力之路邁進,勇敢卡位,才是保全自己最好的方法。最後終於成功的被封為秦國太子,不久繼任秦王。子楚總算藉由呂不韋的自我行銷策略,為自己賣到一個空前絕後的價錢。
運用七P理論自我行銷
再以現代人的職場規畫來看如何把自己賣個好價錢,其實也可以運用到行銷的七P理論。
曾經是廣東一家台灣電子上市公司高級幹部的老張,是廣東暨南大學的國際貿易碩士台籍畢業高材生,一九九三年畢業很順利的成為一家台資電子公司的高級經理,享受配車、住房、管家的福利待遇。但好景不常,在二○○一年年初,在公司緊縮的人事政策中,他被裁員了,取代他職位的人,是一位剛從上海復旦大學畢業不久,通曉英、日文,但薪水卻只有他一半的年輕菁英。已經將近四十歲的他,在面臨中年失業的難堪,又不想再增添家人的煩惱下,在去除所有的情緒性思考,並且以理性的行銷七P理論來客觀分析面臨的困境,老張的未來,竟然浮現出一個光明又清楚的輪廓!
首先,就product層面來看,老張最大的賣點有兩個,一為他是台灣人,卻在大陸讀碩士,對於大陸社會生活已經有充分的了解,其次,就是他擁有多年處理海關與國際貿易的經驗。
不過,綜合目前中國經濟情勢的發展,老張product「賣點」的吸引力,可能已經大不如前。因為在大陸改革開放初期,台、外商尚不熟悉大陸社會市場,有老張這樣既熟悉台灣與國際社會接軌的狀況、又了解大陸背景的人,當然是「奇貨可居」,但隨著時事演變,台、外商對中國不再陌生,而目前大陸的本土人才,有國際觀的並不少,也具備西方的企業管理知識,而且同樣是大陸大學畢業碩士,台、外商沒有理由要用薪水比較貴的老張。
換言之,老張的position、price都已經受到挑戰,連帶影響他在大陸place的表演舞台,也逐步流失,更不要說有promotion自己的著力點,雖然這幾年在大陸老張也建立起不少人脈people與不錯的public opinion,但中國台、外商企業的本土化政策是一致的趨勢下,老張的台商朋友對於幫忙介紹工作,也是愛莫能助。
因此,老張要解決他的困境,就必須要重新訂定自我行銷策略,才能重新出發,讓自己再賣個好價錢。
首先要想辦法讓product的賣點更具吸引力,老張已經近四十歲,叫他去學任何新東西都不切實際,不如逆向思考,在一片前進大陸聲中,嘗試變換place舞台回到台灣賣他的大陸經驗,也就是對老張而言,此刻在中國的大陸碩士學歷已經不值錢,因為滿街都是中國名牌大學的碩士在找工作,但是如果回到台灣,他的大陸學經歷卻立刻又變得具有獨特性與稀有性。
同時,在position的定位上,老張根據自己的賣點,可以把自己定位為所有台、外商進入中國大陸投資的窗口,許多台灣公司都需要這樣的人才。結果,在二○○一年時,老張轉戰職場回台灣,在一片不景氣聲中,竟然順利找到一家企業管理顧問公司擔任顧問,專門負責客戶公司處理大陸市場問題的教育訓練,由於有充分的實際操練的經驗背景,又有廣州暨南大學求學期間與大陸社會融合的經驗,再加上之前建立的人脈與公共關係不錯,很多台商朋友都樂於向他們位於台北的總公司推薦老張講授的課程。短短數個月後,老張已經成為產業界的紅牌大陸講師,收入甚至高於之前工作的水準。這又是一個自我行銷策略成功的案例。